近日,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區委印發《關于鼓勵和支持有政治身份的企業經營者加強工會工作的指導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指導意見》),企業家更要有“工會意識”成了該“指導意見”的核心要義之一。
什么是“工會意識”?筆者以為,企業經營者心中有工會、工會工作有位置,對工會開展的各項活動給予重視和支持。當下,在扎實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進程中,強調企業家更要有“工會意識”,意義十分重大。
連云港市連云區委出臺《指導意見》,要求擔任黨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、工商聯執委、青聯委員等職務,以及獲得各級勞動模范(五一勞動獎章)稱號的企業負責人,鼓勵和支持企業經營者加強工會工作,這不僅說明黨委對工會工作的高度重視,更說明企業推進“產改”,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性。
應該看到,工會在協調勞動關系、調動職工積極性、加強民主管理以及在企業的“產改”推進中有著黨政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企業經營者可以通過工會工作促進企業生產、經營目標的實現。企業行政與工會根本利益的一致性,也需要企業經營者對工會工作有所了解。從這個意義講,黨委部門出臺《指導意見》,鼓勵企業經營者要有“工會意識”,更有助于提高經營者對工會的認識,進一步營造一種互相理解、互相尊重、互相支持,經營者與工會和諧一致的良好工作氛圍。
企業家要有“工會意識”,這“意識”具體地講,主要體現在企業民主管理,開展工資集體協商,支持工會組織職工開展勞動競賽、技術練兵、技術革新、技術培訓等方面的活動,提高職工的各種素質……企業家有了這種“工會意識”,才能上下一致,同心協力,使企業在經濟大潮中行穩致遠。
在為企業家要有“工會意識”叫好的同時,工會可以做深化方面的文章,可以組織經營者考察本地工會工作開展較好的知名企業,請企業家談經驗談體會;也可請企業優秀工會主席作事跡報告等,通過“雙贏”來推動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