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 8月12日,記者從省委宣傳部“安徽這十年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科技創新專場獲悉,十年來,我省堅定不移下好創新“先手棋”,抓好科技創新“栽樹工程”,實現了“科教大省”向“科技創新策源地”的跨越發展。2021年安徽區域創新能力由十年前的第15位上升至第8位,連續十年位列全國第一方陣。
據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吳勁松介紹,十年來,我省建成以國家實驗室、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引領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,催生出更多“從0到1”原創性成果,量子科技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領域科技創新實現并跑領跑。
我省實施專項推進行動,全面入軌運行全國首個國家實驗室。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干線——“京滬干線”、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“墨子號”、首顆量子微納衛星“濟南一號”等“國之重器”相繼問世。成功研發“九章”“祖沖之”號系列量子計算原型機。成功爭取深空探測實驗室落戶安徽。
我省高水平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。規劃建設19.2平方公里世界級大科學裝置集中區,形成已建、在建、擬建的“3+4+N”大科學裝置集群化發展格局,數量居全國前列?!叭嗽焯枴眲撛?056秒長脈沖高參數等離子體運行刷新世界記錄,11項重大原創科技成果入選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。
十年來,我省不斷構建強鏈補鏈延鏈重大科技攻關體系,突破了一批“卡脖子”關鍵核心技術。2021年,全省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9.9件、居全國第7位,較2012年增長14.4倍;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增長93.1%,對全省規上工業利潤增長貢獻率達61.1%。我省實施《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》等,2020年我省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占比達4.95%,較2012年提升2.53個百分點,居全國第4位;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883.2億元,較2012年增長2.1倍,研發投入強度達2.28%,較2012年提升0.64個百分點,居全國第10位。
十年來,我省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作為科技經濟融合的關鍵環節,推動全省先進制造業增加值邁上萬億元臺階,躋身全國十強省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4.9%,占比規上工業增加值45.7%,較2012年提升10.9個百分點。我省成功舉辦首屆中國(安徽)科交會,簽約成果轉化項目282億元。2021年,全省吸納和輸出技術合同交易額近4千億元,連續5年實現“進”大于“出”。 (本報記者 夏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