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曾是一名英姿颯爽的武警戰士,榮立三等功1次,連續2年被評為“優秀士兵”和“優秀班長”;退伍后他換上工裝奔赴新的“戰場”,從一名普通的煤礦工人逐步走上管理崗位,25年埋頭苦干,繼續書寫奮斗史。
他叫王保衛,原武警水電一支隊士兵,現任淮北礦業集團青東煤業公司掘進三區黨支部書記。
在軍營的3年里,王保衛練就了不怕苦不怕累、堅韌不拔的意志。他在部隊入黨,并多次受到嘉獎。
1998年8月,王保衛轉業到淮北礦業集團海孜煤礦,被分配到保運區,一身“綠裝”換“藍裝”,成為了一名普通的煤礦工人。
在電鉗工這個新的工作崗位上,他刻苦鉆研機電知識,在綜采綜掘新型設備、電器自動化領域很快成了一名“土專家”。
2002年10月,他走上班長崗位。當時井下掉電頻繁,王保衛細心地發現多數掉電問題是由于人為原因造成的。針對這一現象,他在班組內挑選技術精湛的老職工擔任值班員,便于快速解決現場問題,自己則帶著一幫年輕人成立檢修組,培養年輕人良好的工作習慣,提升檢修質量,杜絕了30分鐘以上的掉電問題。他所在班組被礦評為“標桿班組”。
“我常對職工說,‘有困難跟我上?!頌榘嚅L,遇到困難就要沖鋒在前,這樣職工才會信服你,愿意跟你干?!蓖醣Pl說道。
2009年,海孜煤礦(西部井)成立綜掘區,引進新設備,在機電方面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王保衛被任命為掘修區機電隊隊長。
當時井下共有5臺綜掘機同時運轉,為保證機器設備不出現問題,他每天下井十多個小時,有時要扛著幾十斤重的零部件走上十多里路。換油管、拆部件、加潤滑劑,臉上滿是煤灰,手上滿是機油,身上全是汗水,他卻忙得快樂。
王保衛和同事們常常吃在現場,經過短暫休息又緊張開展維修工作。他走在前、干在先,帶頭干、親自干,既當指揮員、又是戰斗員。由于工作業績突出,2011年他被提拔為副區長。
時光荏苒,2017年海孜煤礦宣布關井閉坑,原海孜煤礦(西部井)并入青東煤業。在新的家園里,已成長為掘進三區黨支部書記的王保衛,繼續保持一名軍人的精氣神,為企業發光發熱。
他在區隊推行準軍事化管理,帶領區隊職工“站如松、坐如鐘、行如風”,干起工作雷厲風行。職工受到他的感染,職工公寓里的被子被疊成方正的“豆腐塊”,地面擦得像锃亮的鏡面。
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,王保衛還是一個“知冷知熱”的人。
單位職工馬某身體不適,到醫院經檢查確診為胰腺癌,他的妻子又癱瘓在床,無法照顧家庭。得知這個消息時,王保衛眼角濕潤了。
“職工有困難,咱們說什么都要幫一把?!蓖醣Pl組織職工募捐并帶頭捐款,一天半的時間職工共捐款1.68萬元。他第一時間將捐款送到了馬某手中,還積極向上級反映情況,通過協調,把馬某的兒子從外礦調回了青東煤業,方便他照顧父母和家庭。馬某十分感動,為單位送來了錦旗。兩年過去了,馬某目前身體狀況良好,他常對工友們說:“王書記是個大好人,給了我的家庭很多幫助?!?(李亮 孫婷婷)
圖①:1995年,王保衛參加支隊直屬隊防暴軍事動作訓練。
圖②:王保衛(右一)與職工親切交談,聆聽職工訴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