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 7月底,績溪縣占地2.8余萬平方米、總建設面積4.1萬平方米的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建設項目正式開標,主打優質糧油、徽菜食材、山核桃、茶葉、竹筍、果蔬、中藥材、畜禽等特色農產品加工,標志著績溪縣加快綠色產業融入長三角邁出了新步伐。
績溪東部與杭州市臨安區互為毗鄰,唇齒相依,而該區處于杭州都市圈和長三角經濟圈。作為皖南重要樞紐門戶和生態安全屏障,績溪緊緊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戰略機遇,著力在提高生態環境質量,完善環?;A配套設施,提升綠色發展水平等方面多點發力,集中突破,協調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。
為筑牢皖南——浙西堅實生態屏障,在自然保護地保護、污染防治攻堅戰、環保智慧平臺建設方面與浙江多方面展開協作??兿c臨安建立跨省環保聯動機制,通過實施跨界預警監督,開展聯合檢查,建立信息共享平臺,聯手處置涉邊界區域環境保護問題。同時,拓展環保智慧平臺建設,浙皖兩區縣聯防聯控交界河道已進入常態化。
為了加快產業綠色轉型和提質升級,爭創全國“兩山”實踐創新基地,績溪縣加強與上海松江、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蕭山、富陽等地的對接合作,吸引長三角社會資本來績溪縣投資生態保護和綠色產業,突出發展新能源、食品藥品精深加工、電工電氣、裝備制造等四大主導產業。全力幫扶富凱特鋼、小小科技等制造企業打造成省內知名的綠色企業,目前富凱特鋼通過實施鋼鐵行業特別排放限值改造,粉塵廢氣排放濃度遠低于每立方米15毫克的限值規定,處于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先進水平,躋身國家“強基工程”。
作為新安江源頭的績溪縣,還搶抓新安江——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上升為生態補償機制國家平臺的機遇,在機制體制、建設規劃、項目實施上跟進,參與編制新安江——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建設方案,深化健全跨省域工作推進機制,大力開展揚之河、翚溪河環境綜合整治以及廢棄和在建生產礦山生態修復,持續推進山核桃林地生態治理,加強松材線蟲病防治,做實農村污水處理。目前,已全部完成全縣首批58個中心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,推動了河清岸綠產業優。 (周明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