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暑過后,在一浪高過一浪熱的節奏里,迎來夏天最后一個節氣大暑。每到這時,我就會想起“冬病夏治”的老話,想起驕陽似火的夏日為守護鄉親們身體健康忙碌的爺爺。
爺爺是鎮醫院中醫科醫生,退休后,登門找他看病的人絡繹不絕,有錢沒錢,爺爺都給開方抓藥。周圍群眾說起爺爺,沒有不豎大拇指的。每每聽到念叨爺爺的好,我倍感光榮,希望長大后像爺爺一樣做個受人尊敬的老先生。
童年記憶里,到了大暑時節,前來求醫問藥的比平時多很多。爺爺說,鄉親們深諳“冬病夏治”的老理,趁著農活間隙,趕緊調理身子,免得冬天遭罪。
家里來了這么多人,小孩子們很開心,不是搬椅子,就是準備長凳子。大人們也沒閑著,奶奶神情專注地熬制膏藥,母親和嬸娘按照爺爺用金銀花、夏枯草、甘草等多味中草藥配制的原料,熬制一鍋熱氣騰騰的伏茶,供大伙享用。
這些前來就醫的,大多患有慢性疾病,比如支氣管炎、咳嗽哮喘、關節冷痛畏寒等。爺爺說,這些老毛病大多是患者平時不愛惜身體或勞累過度落下的病根。針對患者的病情,爺爺采取針灸、艾灸、拔罐、刮痧和服用中藥、泡洗等療法,幫其排出累積在體內的毒素,達到驅散寒氣、排除濕氣、緩解疼痛的效果。
記得有一次,鄰村趙大伯一臉痛苦地走進我家。經檢查,發現疼痛是“老寒腿”引起的。爺爺端來一盆熬制的湯藥,給趙大伯泡洗,后又針灸。我以為忙完這些就行了,沒想到,爺爺麻利地取出艾葉搓成條,點燃,艾草冒出淡淡的煙,在趙大伯患處慢慢熏??粗w大伯沒了剛才的疼痛,有說有笑的樣子,我暗為爺爺精湛的醫術點贊,同時對村前村后那些不起眼的艾草更是高看一眼。
爺爺對患者體貼入微,對家人就有些苛刻了。夏天美美吃根冰棒是我舌尖上的最愛,可爺爺發現后,一定會制止的,說貪圖眼前的一時快活,傷到脾胃,以后免不了遭罪。聽了爺爺的話,我不舍地放下手中的美味,心里不快。然而,當看到小伙伴們因貪吃生冷食物,誘發各種疾病,哭鬧著找爺爺治療時,我突然明白了,爺爺要我們管住嘴,既是防止“病從口入”,又避免涼氣侵入體內,留下病根。爺爺嚴厲的背后,其實是在用數十年的從醫經驗,呵護著一家人的健康。
又是一年大暑天。在這個一年中天氣最熱、濕氣最重的時節,我仿佛看到爺爺,又坐在故鄉的小院,關切地說,大熱天,“防暑”“祛濕”別忘了!